以前常常因为自己过于广泛的好奇心觉得很沮丧。
“中华田园心理学”专门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现象——贝尔纳效应。“贝尔纳效应,指的是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发散,对精细、深入的创造 是非常不利的,后人就将这种现象称为贝尔纳效应。”
“他一生中最高的荣誉不过是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勋章和国外院士之职”。中文世界里把贝尔纳这个人称作“没拿到诺贝尔奖的失败者”, 原因如上。估计也被很多高中生拿来当作文素材。甚至达芬奇也经常被拿来这么说——“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用来说明以下道理:
为了打败成功路上的拦路虎"贝尔纳"效应,我们就要在广泛的兴趣中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确定明确清晰的目标、整理思维专注当下, 制定计划立即采取行动,最终摆脱 "贝尔纳效应"的影响,让自己收获成功的喜悦。
🤣🤣🤣
真他妈的扯淡。
看了一下 wikipedia 上关于贝尔纳的生平:
“约翰·德斯蒙德·伯纳尔,FRS[3](/bərˈnnl/;1901年5月10日-1971年9月15日)是一位爱尔兰科学家,他开创了X射线晶体学 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科学史的文章。此外,伯纳尔还写了关于科学和社会的畅销书,他还是一名共产主义活动家。”
这他妈叫失败?
好像话题又回到了国人对“成功”的痴迷和打压教育的傻逼上,老生常谈了。也有其他反驳的理由——“在现今科技高度专业化的时代, 人们无不受到贝尔纳效应的制约。”这一点,的确需要承认。
其实就是在说 idea->do->achieve->monetize 只要这条路没走到终点,就是失败的。好像美帝的普通教育又是另一个极端, 不管搞了个啥,反正就是成功的,叫“鼓励教育”。要说鼓励教育和打压教育哪种家庭教育方式更好,如果只能在这两个之间选的话, 我肯定选鼓励教育。因为“家庭”是港湾,打压教育可以留给社会——“社会的毒打”😂,如果哪里都打压,就会出很大的问题。
不过最好还是直接说明所面临的矛盾,或帮助他们自己理解所面临的矛盾,比如分数太低的话上不了好大学——分数和好大学之间的矛盾, 赚钱太少买不起房——钱和房的矛盾。然后就是做出选择,处理矛盾的勇气,比如努力少玩一会儿多做做题考点分或者少去玩点游戏多赚点钱, 亦或者找一个差不多的大学和差不多的房不过要承受其他代价。每次这样的过程都是小的 idea->do->achieve->monetize 的过程, 而每个过程甚至都不用走到终点,因为每个过程都是终点。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的文字中包含了很多细微褒贬,美其名曰春秋笔法,比如半途而废,郑伯克段于鄢,数不胜数,谁说不能半途而废了? 谁规定遇到坡不能绕着走或者回去了?谁说郑伯不能直接上去干了?绕着走或者上去干,都是正常选择。而这种道德褒贬延续了几千年, 以至于还要说人家贝尔纳是个loser。褒贬是个人的表达,但强行把别人的褒贬当作自己的来扯大旗就是道德绑架了,司马迁没了JJ, 也不见的你把JJ切了就能成司马迁。孔老二说的话,有时候也很傻逼,包括其他某些大人物和某些机构还有你家的亲戚, 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逼逼赖赖评价别人了。这也是个体与集体的矛盾,如果太过分,该“去你妈的”的时候就要“去你妈的”, 不知道怎么办但不舒服了,就先“去你妈的”。这样会比较轻松。
不过也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还有诗经,这种只是描述简洁的故事。我很喜欢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画面感, 有时候一个字都是一个故事,很有趣。
不过,是优势,也是牢笼。
“““““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西方伦理(和政治)理想(如上所述的自由、自主观念):它们也兼顾着东方理想。因此,推崇个人自由为一种善 并不意味着我们相信“自由独立选择”这样一个抽象而虚构的设想:“通常对自由的解释是以一种幻想为模式的,即人可以以其社会存在 ——作为父母、朋友、爱人和邻居的存在为代价而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相反,另外一种观点倒值得推崇: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出生,我们首先是作为社会存在而存在的, 我们的个性源自我们“历史记忆的遗产”。虽然我们看重自主和公平的观念,但毋须把它们转化成权利和公正的普遍性原则。 从这一角度看,自主就不会简单地理解为是对消极自由——无限制的自由选择——的一种捍卫, 肯定个人自由依赖于一个互有义务的强大的网络系统,会使自主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 43简言之,不把西方某些宝贵的观念断定为普遍的权威,而是把它们看作某些特殊的/地方性的社会生活的表现, 44由此我们得出一种“语境化的普遍主义”的观点,这并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 只要我们不是以排外的逻辑(非此即彼)而是以包容的方式(亦此亦彼)看问题。
中国和西方价值:关于普遍伦理的跨文化对话的反思(德)卜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