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李子柒视频的时候里面出现了一个非常可爱的面包窑,做成了龙猫的样子,我们西北农村的年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围绕一个类似的东西展开的, 只不过实用性优先,没有龙猫,只是用一块块方形的土块搭成的中间空的长方体,类似一个小房子,长宽高大概分别是一米五、一米、半米。 名字也是很实用主义——“烧洞”,其实就是自制烤箱。

大概在小年之前几天,大人们,主要是女性,妈妈奶奶或者大姨小姨,会做一项非常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面。强度来自于数量, 因为一般情况下,烧洞需要一块铁制的大概四五毫米厚,四周两到三厘米竖起的“烧板”,前后都有一个提手,有点类似于烤箱里面的大盘子, 但要大得多得多。

根据每家人口数量或者预计来客人数或者城里亲戚的数量,每家需要“烧馍”的数量在两烧板到五烧板不等,所以总共估计要和面几十斤到上百斤不等, 没和过面的人可能不太有感性的认识,有点类似于练拳时击锤沙袋,要反复揉两三天,晚上还要放炕上盖好被子,不然天太冷, 面不发的话影响口感。

发酵时候用的酵母在很久之前也是自制的,我不知道具体配方,但大概是有很多种米混合在一起做成的直径约五厘米的小圆饼, 基本都是一家用“酵头”发好面之后,其他家就会过来“借”发面,然后直接拿回去就可以发酵了,酵母菌的自我繁殖。

几十斤的面和好之后,就会做成不同的形状,不过大概分三种,一种是“炉盔”,由一整根面交错盘成小长方体,吃的时候会分解成一环一环的; 还有一种是“糖饼”,会在面里加入鸡蛋和糖,用的油也比之前多,做成饼状;还有一种就很简单了,叫“幺实”,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实心长方体。 一“烧板”大概能放五乘六个。最后剩余的面会搓成长条,用来填满“烧板”的剩余空间,烧出来之后和“法棍”面包差不多的形状。

接下来就是烧了,首先用柴火或者玉米芯把“烧洞”烧到一定的温度,根据估算大概会有几百度,等四周的土砖吸收了足够的热量, 燃烧物烧败之后,就会把之前做好并且又发了一段时间的馍放如其中,板的重量加上面的重量,需要两个人抬着才可以放进去。 放进去之后小心封上洞口,用提前沤湿好的麦杆塞住其余不规则的地方。放入之前也会在两个馍之间的位置刷上油,防止粘连。

接下来就是等了,大概几十分钟之后,一板就烤好了,放进去之前,馍和馍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出来之后因为里面温度的缘故就完全一个靠着一个了, 但还好之前刷了油,所以也可以不怎么费力的把它们一一分开。对了,刚取出之后,会乘着余温再刷一遍油,胡麻油,增香增亮。 然后一板接一板,烤完为止。

一般做得非常好的馍外皮是金灿灿的,吃起来有油香和麦香,添加了特殊成份的还会有鸡蛋和甜味,但一般都得是恰到好处的甜。 如果火候没掌握好,就会烧焦,而发酵时间过长的话,因为氧气的缘故,会有乳酸菌出来,会发酸。

接下来就是吃了,除了打包送给亲戚的一部分。这么多碳水,早餐午餐晚餐,就汤就菜,吃到正月十五的时候,竟然就有人家已经吃完了。

收到小姨寄来的一箱馍,写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