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别人和自己身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本来不怎么社交的人疲于(也许是乐于)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之后却因为时间或者其他资源不足产生焦虑而归因为社交;还有一个本来不怎么看球的人花时间熬夜甚至通宵看球之后也会产生焦虑; 一些人因为读书之后却找不到读书的意义而迷茫。

这样的人有共同点在于,当他们消费时明明是很开心的,但消费之后却变得不开心, 我想把这个现象称为强迫型消费之后的创造性焦虑。强迫型消费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非(伪)自发,比如社交活动是由别人发起的, 看球的同时一定在拿着手机在社交网络上发状态,读书的时候特别在意读了多少页或多少本。消费的过程往往是不放松的。

之后产生创造性焦虑的原因大多数时候只是创造过程中正常的挫折,但往往,如果没有之前的强迫型消费,是不会产生这样的焦虑的, 所以就自觉的把挫折归因为消费,这个有点绕,理一理就是,明明是创造中的挫折激发了消费之后的焦虑, 却错误地认为是消费导致了挫折,对,就是颠倒因果。

产生这样因果颠倒的原因是消费过程中太在乎完成结果而创造时执着于过程完美,而结果是消费时不能享受过程而创造很少产生结果。

再往深处,可以说这样的情景是自控力和本能博弈的结果,作为整体的人,大脑与生俱来有自控力和本能, 自控力大多数的应用场景是创造,比如我需要下个决心才会开始写东西,写代码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运动太累。

而消费时大多依靠本能,饿了吃好吃的会心情愉悦,渴了喝水会酣畅淋漓,好吧就是食色,性也。正常情况下, 二者是不会产生冲突或博弈的,但在这样的状态下却造成了博弈。而博弈的根源又是什么呢?这里先说结论,是核心自我不够强大。 因为核心自我不能把自控力和本能都包容进去,在自我之外自控力和本能是分裂的,二元的,对立的。

表面上看来是一旦试图区分消费和创造就会导致这样的博弈,而实际上是根本就没有能力把二者给统一起来, 所以现在问题就回到了如何让自我变得强大。想想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只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却没有告诉我们产生大我的方法。

不过再想一下,如果连过程和结果的二元对立都包容到自我中,那也就无所谓方法了。我觉得所想即所得是个很好的实践, 也许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是这个意思。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也许就是自我大到一定程度, 把世界一元化,不逾矩,更多的是无矩。